為豬科動物豬的肉。昧甘、咸,性平。具有滋陰潤燥作用。豬肉為常吃的滋補佳肴,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價值,其成分瘦肉含蛋白質16.7%。脂肪28.8%及其他無機鹽類等。《隨息本草》載,豬肉“甘、咸.平。補腎液,覓胃汁,滋肝陰,潤肌膚,利二便,止消渴。”《羅氏會約醫(yī)鏡》亦指出:“其肉氣味最佳,能引人多吃飲食,長氣力,倍精神”之功效。
疫正邪:火已衰.津不能回者:鮮豬肉數(shù)斤,切大塊,急火煮清湯.吹凈浮油,恣意涼飲。乃急救津液之無上妙品。
肝腎虛所致:致的頭暈眼花等:杞子15克,瘦豬肉適量,共煮食用。
體弱血虛者:用瘦豬肉500克,當歸60克,煮后食肉喝湯。
體質虛弱、久病后頭暈乏力:瘦肉配紅棗燉服。
據有人分析研究,一個成年人每天吃瘦肉、肥肉各一兩左右就夠了。多吃對人體也會有一定影響,尤其是肥肉,能使人體血漿中膽固醇增高,從而增加誘發(fā)高血壓冠心病的機會。多食瘦肉也會加重腸胃負擔和影響吸收。《本草備要》亦明確指出:“豬肉…惟多食助熱生痰,動風作濕,傷風寒及病初愈人為大忌耳”。至于《本草綱目》所指出:豬肉“反烏梅,桔梗,黃連,胡黃連,犯之令人瀉??;及蒼耳,令人動風。百合花菜,吳萸茶食,發(fā)痔疾。”亦應引起重視。